公益诉讼 首页/ 检务指南/ 公益诉讼/

发挥检察技术优势守护“舌尖上的公益”这些基

时间:2023-06-05

来源:未知

作者:姜恺烽

录入:孙源临

审核:邵国振

【字体:  
大庆市龙凤区人民检察院技术部门围绕保护食品安全,发挥技术优势主动作为,参与到食品安全公益监督全过程,并将其总结为“三查三看多拍照一个不能少”,对辖区大型商超开展了食品安全调查取证工作,监督问题食品退出群众生活,把这件民生实事办好,守护群众“舌尖上的公益”。

“三查”:亮出技术慧眼,仔细审查“看得见”的商品标识,知识产权莫忽视。查看商品标识不是简单看商标,要通过商标查找背后的问题,有三个重点。第一要查“货属谁家”。对商品标识中的生产厂家、保质期进行严格审查。部分不法经销商为了牟取利益,以低价从黑心作坊、手工作坊等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进货渠道购进一些三无产品、超过保质期的产品进行贩卖,可能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,就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因此要对厂家以及生产日期进行严格检查。第二要查“配料构成”。对配料表、食品添加剂等信息重点审查。群众对于食品安全为题尤为“焦虑”,主要是担心食品在制作过程中,使用了过量、以及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。因此在检查中,主要核对了配料表中添加剂的使用品种以及使用量,是否对人体产生危害,对一些自制的熟食制品也进行了现场检查,确保人民群众买的放心,吃的舒心。第三要查“重点人群”。儿童、孕妇群体对食品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,对于一些“垃圾食品”进行重点检查,核对厂家信息、添加剂是否含有对重点人群有害成分等,是否“擦边球”。检查中,发现一款儿童食用的果冻存在胀气,已经不符合食用条件。告知老板后已经下架,并要求其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。

“三看”:做好技术跟踪,深入检查“看不见”的销售问题,流程管理不能乱。有的商品自身没有问题,但由于摆放和管理不当出现问题,因此不仅要对“看得见”的生产信息进行检查,对于一些“看不见”的容易被忽略的问题,更要深入挖掘。一看摆放“对不对”。有的食品生熟混放,生鲜冷冻食品的存放生熟不分、摆放混乱,虽然食品没问题,但生熟混放就容易造成污染、改变口感,甚至滋生细菌,在消费者购买回家解冻吃过后,就有可能拉肚子。二看管理“妥不妥”。有的食品管理不善,尤其是坚果类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,柜台角落散落大量果皮、果壳,极易导致鼠害及传染病发生;米面粮油等大宗食品“不受优待”,存放不符合离墙离地要求,存放区域墙体地面潮湿造成部分米面发霉变质。三看卫生“严不严”。还有“公私不分”的现象,发现部分超市存在将个人物品寄存在销售冷柜内的问题,影响冷柜卫生情况。

“多拍照”:完成技术取证,拍照留存“已出现”的各类证据,办案基础要打牢。技术部门在配合公益诉讼检查的同时,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拍照取证,并根据不同问题,对不同超市建立各自的“超市档案”。一是问题食品必须拍。将没有生产厂家、食品过期、食品包装袋胀气等不符合食品售卖标准的情况进行拍照,根据不同超市简历不同档案,要求此类食品必须下架,为了下次检查时,检查三无产品还“有没有”提供依据。二是卫生死角必须拍。对角落卫生不合格、粮食售卖区是没有苫盖、冰柜中生熟食物混放、粮食距离地面不够高等问题拍照,对应到各自档案,为下次检查该超市“改没改”提供抓手。三是人员信息必须拍。对超市管理人员和理货人员的名单和基本情况进行拍照和记录,完善到“超市档案”中,便于问题跟踪和责任倒查。最后,技术部门协助公益诉讼部门,对上述几家超市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,建立第一手材料,为保障“舌尖上的安全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
大庆市龙凤区人民检察院 邮编:150000
黑ICP备05000574号-2 大庆市龙凤区人民检察院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