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个故事,十束微光。9月28日,黑龙江省检察机关首届“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”案例讲述会踏韵而来,把公平正义写进龙江大地的诗意金秋。
自开展此项活动以来,全省各级检察机关积极响应,层层选拔。经各级院推荐、业务部门把关,邀请专家评审,最终从31部作品中选出10部作品参加现场讲述。
鸡西市滴道区人民检察院李鑫《只为万家灯火》——5岁先天性心脏病娃的500元抚养费如何涨到3000元?检察官把“听证会”开成“家庭圆桌”,让离婚父母从“针锋相对”到“携手陪娃”;红兴隆人民检察院张静《青春不因冲动留疤》——两个初三男生一记拳头打破鼻梁,也差点打破人生。检察官把“延期受理”写在中考倒计时牌上,“让法律等一等孩子的未来”;鹤岗市工农区人民检察院王萌《一场“私服”迷局的检察突围》——“热血传奇”私服93.86%代码抄袭,检察官以高质效办案,为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破题开路;绥滨县人民检察院汤赛《守护纯真的眼眸》——10岁女童被母亲弃养、黑户多年,检察官联合八方力量,共同守护那一份纯真,让她再次喊出了那句“妈妈”;逊克县人民检察院高子越《隐藏在“美丽”背后的陷阱》——“三无”瘦脸针含剧毒肉毒毒素,检察官顶住压力、抽丝剥茧,用一份关键的检测报告揭开“三无产品”的致命真相;富裕县人民检察院李静雅《检护“夕阳红”》——“异常养老金数据”牵出虚假诉讼案件,检察机关“上下一体”统筹“四大检察”融合履职,以“监督组合拳”守护老百姓的“幸福基金”;大庆高新区人民检察院阚丽媛《妈妈再爱我一次》——15岁妈妈5万元“送养”亲骨肉,究竟是“蓄意贩卖”的拐卖儿童?还是“走投无路”的生存挣扎?检察官深挖案情,以不起诉决定挽救这个破碎的家庭;哈尔滨市滨江地区人民检察院田伯轩《穿透阴霾的光》——高墙内300名服刑人员子女被纳入国家救助,700万元救助金成为了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”阴霾里的光;绥芬河市人民检察院马晓宇《“薪”愿》——8名农民工年前讨薪陷入僵局,检察官支持起诉,为弱势群体“撑腰”搬到农家炕头,当事人“无声”的点赞震耳欲聋;穆棱市人民检察院魏营《终本迷雾》——七年“老赖”隐身领养老金,检察官原创“终本+养老金”大数据模型,全国100余家检察院同步上线,让老百姓手中的判决书,真真切切的变成了口袋里的真金白银。
舞台上没有炫目特效,只有卷宗、照片、一纸法律文书背后的履职光环,不时赢得台下观众掌声点赞。
“事实孤儿落户、大数据抓老赖……这些案件让我印象很深刻,看到检察官们情感真挚,张弛有度,让我觉得我好像在办案现场。大家不仅是法律的捍卫者,也是检察故事的讲述者。但讲好故事的前提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,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办出更多让当事人有体验、社会有共鸣的高质效案件。”
“这是个展示办案成果的平台,十个案件繁简大小有差别,但都紧扣民生。既有对弱势群体的关怀,也有关注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。给我很多启发,比如面对新类型的这些案件,办案人展示出了不退缩、直面问题的钻研精神。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深入人心的检察故事,让人民群众可感受、能感受、感受到公平正义……”
现场,专家评委进行了精彩点评,也对如何提高办案质效、增强普法宣传效果等方面提出了期盼。
当松花江的风掠过黑土地,那些关于忠诚、为民、担当、公正、廉洁的检察故事,正悄悄飞进万家灯火,飞进你我心里,成为了“冰城之秋”里最火热的法治公开课。
未来,黑龙江检察官更会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,强化法律监督,守护公平正义,为平安龙江、法治龙江打造更多更优的检察产品、法治产品。